中集集团2016年保持盈利: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深圳2017年3月27日电2016年,因国际贸易降温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放缓,中集集团一度让外界担忧。不过,2017年底,中集集团表示随着行业周期触底回升,政策变得越来越积极,主板块都在复苏,同时新兴业务表现喜人,全年仍实现净利润5.4亿元,营业收入约为511亿元。

同时,中集集团在2016年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司转型升级,实施“制造+服务+金融”战略,提升全球运营能力,成功启动多个跨国并购项目进入新领域,挖掘新机会。 中集集团的管理层表示,中集会充满信心,面对经济低迷期能继续取得规模上的盈利。

企业经营环境呈现明显优势,中集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与化工及液化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空港装备的制造及服务。2016年净利润相比2015年有所下滑,但是经过几个月,行情得到了回暖。

作为中集集团重要的业务之一的集装箱营收和利润实现一定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贸易环境不佳所导致,预计到一定程度会影响盈利。中集介绍,2016年,全球贸易低迷,供求失衡和运价下降使得集运业陷入亏损,同时航运公司近两年相继展开重组造成对新箱采购的拖延等因素使得集装箱等周期性业务萎靡不振。

整体行情已开始明显好转,随着市场的回暖,集装箱从2016年年初的1200-1300美元/TEU(标准箱),逐步涨到2016年四季度的1600美元/TEU,2017年一季度逐步由1800-1850美元/TEU上升至2000美元/TEU以上,2017年4月以后,根据集装箱制造行业自律公约,将全面实施水性涂料替代油性涂料,将增加约200美元成本,因此预计年内箱价能稳定在2000美元/TEU以上。全球的集装箱需求量预计从2016年130万标箱上升至2017年200万标箱左右。

类似情况的还有海工业务,由于受到低油价的影响,2016年全球油气回撤峰,也让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规模较2015年进一步下降近30%,然而如果国际油价继续回升,市场活力将逐渐回暖。

中集海工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然签订新合同总金额6.1亿美元,2017年初还完成了世界领先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的交付。此外,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支持海工装备产业的支持政策,将其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6年中集海工获得了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的10亿元的资金支持,并将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中集海工还在积极探索非油气开采设备领域的发展机会,如深海渔业、海洋旅游、平台拆解和修改造等,预计未来几年这些新兴领域将带来显著成效。

中集集团下属的中集安瑞科公司在终止对南通太平洋海工的收购计划中提前进行了大额拨备,是导致前三个季度亏损的原因之一。然而,这种一次性损失不会影响中集安瑞科的正常运营。中集安瑞科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南通太平洋海工的债务重组进程中。从全年经营数据来看,中集安瑞科年收入约94亿元,除去大额拨备的影响,中集安瑞科的正常经营利润水平仍然保持平稳。

中集集团在抵御航运周期波动风险方面长期以来就开始布局相关多元化产业,其中包括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空港板块等业务。这些业务或与集装箱周期不同,或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消费升极还处于长期向好的上升期。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这些业务均已取得快速发展,并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导者,创造了十几项细分产品的全球第一。在2016集装箱的低谷期尤其显示了中集集团多产业的布局的重要价值。

在各板块的成长中,2016年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板块表现出色,堪称“中集家族”中的佼佼者,在全集团所有业务板块收入和利润中均居第一位。年报显示,该业务板块实现了全面增长,全年销售收入达到约14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净利润约为7.7亿元,同比增长约34%。

据中集相关负责人介绍,车辆业务的全面增长得益于在全球运营和地方智慧的发展战略的有效执行。车辆业务在全球呈现地域的分化,但借助行业的发展周期的差异,通过近几年来有意识地在北美、欧洲、中国、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进行均衡布局,“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逻辑平衡风险,结果显示这一全球营运战略成果显著,2016年虽然新兴市场需求较为疲软,但北美市场需求保持高位,利润增速较快;在欧洲,中集的车辆业务通过收购实现产量和市场份额的跃升;而在中国,由于国内道路车辆轮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GB1589新政推行及公安部、交管局联合开展的整治公路货车超限超载行为(“921”治超行动),加速了国内物流半挂车向轻量化转变的更替周期,中集一直以高质量、轻量化、国际化标准生产的车辆显示出优势,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订单明显上扬。

此外,中集车辆在东莞投资建设的以模块化、标准化、数字化制造为特征的“灯塔”工厂已于2016年投入生产。这个先进零部件工厂应用了“汽车模块化制造”的理念,引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成为半挂车领域的新一代数字化工厂,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为支撑全球营运的强有力支撑手段,在技术上誉满行业领先。

中集集团旗下的空港设备业务板块多年来一直呈现较快发展的趋势,业务线和产品组合日益丰富,机场登机桥等业务在行业内一路超越德美等国的劲敌,成为行业龙头。2016年,空港装备业务实现营收约32亿元,同比增长约14%,净利润1.3亿,同比增长110%。

2016年空港行业中集公司在国内所有登机桥投标项目全部中标,同时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目前中集的登机桥在全球69个国家或地区的机场服务,总数量超过2.5万台,占全球增量市场份额的50%以上。此外,空港行业中的地面设备如机场摆渡车、食品车、行李自动化运输设备市场稳步增长,旗下以德国齐格勒和中国消防公司为平台的消防救援车业务利润增长,2017年初还收购了意大利的举高平台车辆公司部分股份,保持消防救援业务技术上的领先。中集的空港行业还力求突破美国,争取分得这一空港较大市场的蛋糕,有望带来下一波快速发展。此外,中集空港板块的自动化仓储物流分拣系统业务和智能机械立体车库业务也在取得突破。

事实上,即使因终止收购南通太平洋海工而亏损的中集安瑞科在2016年也保持了稳定运营,约94亿元的总营收同比略有增长。中集安瑞科的能源及化工装备业务主要与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有关,除天然气的开采端,以及管道运输到居民家中的消费端之外,几乎覆盖中间所有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其中包括LNG罐式集装箱和运输车、LNG或CNG运输船等装备,LNG接收站工程总包服务等,由于2016年油价的持续低迷,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的经济性下降,这些业务在上半年有所下滑,然而下半年开始,石油价格抬升,天然气经济性再一次显现。更重要的是,国家多部门连续出台了支持天然气作为新能源的战略,2016年底至2017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改委陆续提出相关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天然气消费比“十三五”末要达到10%左右,远高于目前的5%,有机构预估,根据规划,202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达到3400亿立方米,2015-2020年的复合增速可达14.5%,要远高于2012-2015年的5%,天然气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天然气市场从2016年四季度起明显回暖,中集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然气的装备需求正旺盛,安瑞科的2017年订单已经排满了今年上半年。

于此同时,中集安瑞科也在完善液态食品装备布局。2016年这一细分业务全年营收22.5亿元,同比上升了5.6%,2016年,中集安瑞科还收购了英国百年企业Briggs,进一步拓展了液态食品装备的生产技术和产能,该板块负责人介绍,液态食品如啤酒、乳制品、果汁软饮等未来伴随着中国及他国的消费升级呈现长期上扬的趋势,中集因掌握这一行业领先的装备技术及交钥匙工厂的工程能力从而将长期获益。

中集相对独立的联合卡车业务也在2016年伴随着国家治超治限的力度加大以及天然气市场的回暖快速发展,特别是第四季度需求井喷,全年营收实现翻倍,超过17亿元。

投资者及股东一直关注的中集集团一系列存量土地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其中,上海宝山冷箱土地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于年内与政府正式签署土地拆迁补偿协议,深圳前海土地已完成土地整备框架协议谈判工作,2017年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及落地。其余土地项目均取得一定进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开放与创新氛围更浓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 2016年,中集集团在国际化以及与优秀企业的跨界合作上呈现更加成熟和开放的态势。 中集从1982年开始集装箱生产,便盯紧国际市场,而真正的国际化生产和运营要从21世纪初开始,十几年来,中集在海外通过并购并设立基地建立了30余家分子公司,其多年探索的“全球营运、地方智慧”的国际化运营理念和成果在国内企业中应属优秀代表。而2016年,是中集国际化运作近几年来开花结果最丰盛的一年,各业务板块国际化程度的愈加成熟。

中集多个业务板块展开了跨国收购合作,车辆板块在英国全资收购了百年半挂车的领先企业Retlan,并在波兰和比利时的基地布局形成了“三角”之势,辐射全欧洲市场份额跃升至欧洲前三名。与此同时,中集车辆在美国的Vanguard公司扩展了生产基地,与冷藏车和骨架车公司齐头并进,中集CIMC品牌已扩及美国市场的整个地区,成为美国物流领域的知名品牌,市场排名全美第五。中集安瑞科并购了液态装备领域的百年老企业Briggs,以及德国Ziemann和荷兰Holvrieka,旗下拥有“ZiemannHolvrieka”和“Briggs”两大品牌,在液化食品装备领域全球销售领先。中集的空港板块业务亦在不断扩容,2016年增加了5个国家名额,并整合德国齐格勒将德国的消防车品牌扩展到更广泛的市场,盈利增长,并在2017年初收购意大利举高平台企业股份,将2013年收购的机场升降平台车企业法国AirMarrelS.A.S整合为统一品牌。

中集更加开放地推进战略合作,将眼光放在公司业务可能合作的行业龙头企业之外。2016年,中集与普洛斯、碧桂园、格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中集的物流、模块化建筑、电商、重卡和空港等多个业务在各个领域挖掘产业机遇,以获得当下最流行的“跨界合作”的红利。与此外,中集还参股珠海银隆,争取追上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国际潮流,为未来的发展赢得了空间。

近几年,中集集团通过集团出资加管理层持股的方式,鼓励集团内部主动寻找创业、创新发展的机遇。2016年,中集衍生出的创新业务如模块化建筑和多式联运,取得了快速增长的业绩。钢结构化的模块化建筑业务从业务板块独立出来,成立直属于集团的独立公司,继续与国际知名酒店如希尔顿、洲际、万豪、雅高等酒店集团合作,并在2016年中标了英国市场上有史以来较大的学生公寓项目。整个模块化建筑行业在英国、荷兰、澳洲和日本等地成功交付多个项目,产值达到近50亿元。中集的多式联运业务的品牌增值也短时间内迅速走向正轨。中集电商在2016年将智能自提物流柜铺到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上万个小区,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到三个一线城市除上海外的第一位,并继续被资本市场看好,在寻找其他企业和战略合作机会。

2016年,中集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在行业内继续领先,集团共向公司专利申请52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76件,占比52.7%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40%。三个专利获得了“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并在核心产品的专利授权运营和政府专利资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面对2017年的新机遇和挑战,中集集团管理层及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均表示“充满信心”。

中集集团将以现有的业务基础为基础,在资源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努力,力争在包括新兴业务在内的多个领域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中集集团成立了规范有效的精益化管理体系和拥有强大职业经理团队以及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它们将发挥重要作用。中集集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计划”等,计划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抓住军民融合、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机会,展开智能制造、工业4.0及物流装备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继续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链优势,实现全公司的持续“有质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