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文化荟萃雅集在京举办

承担历史重任,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是每位文化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8月14日,"抱璞守真--中国文化荟萃雅集"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谈文化自信"为主题,邀请了多位研究学者和行业专家,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基因传承赓续、"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国际传播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这次研讨会有助于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新,坚定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在研讨会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夏吉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单威等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此外,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谌海涛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等多位嘉宾也参加了研讨会。

在"抱璞守真--中国文化荟萃雅集"活动中,夏吉宣阐述了活动的主旨,并介绍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情况。他指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智慧结晶, 应该以更高站位认识汉字艺术, 挖掘符号的文化含义以推动相关公共关系领域的融合发展。王晓辉则提到,探索书法的时代精髓与拓展汉字的艺术边界, 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中国网策划的一批文化综艺节目、文化艺术活动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并在主题挖掘、美学表达、形式创新等方面展现了"守正创新"的时代魅力。

此次"抱璞守真--中国文化荟萃雅集"活动是将传统文化置于现代语境的成功实践。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以徐里先生的书法作品为蓝本策划出的《每日一书》通过新媒体平台,聚焦"何以中国""是以中国",将中国文明的主题拓宽至世界大同、天地人合的广阔境界。《每日一书》以"古迹、古人、古物、古籍"为线索,白云、山川、草木成为"信物",记录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和"抱璞守真"的人文历程。在活动中,徐里向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界友人致以欢迎及问候。

他强调,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中国的线条充满了魅力、充满了神奇。中华文明五千年,靠的是书法、靠的是文化,来维系中华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传承中视书法艺术为魂魄,也是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命脉所系。要弘扬中国精神,就要认真地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深入全面地学习、了解和继承。而汉字书法是一座连接现代场景与传统文化的沟通桥梁,也是美育工作的实施的重要途径。文墨深浅中的一笔一划,传达出我们内心深处的中国精神。

随后,研讨会进行了聘书颁发环节,徐里受聘为中国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顾问暨国际文化交流大使。

技近乎道,围绕时代与场景打基础 在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分享经验、智慧交流,围绕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冯令刚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讲究的是空,不是满,如"远山一景"非常漂亮,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应当从视觉上、从心灵上去接受美育,不光是看书法形体本身,如同书法创作的过程一样,要重在提高自己的内心修为。 向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要利用汉字艺术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跟当代生活的衔接与转化。例如把传统的书法、传统的汉字跟当代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用创意设计的手段,将每一个字、每一个线条作为元素进行拆分,进而转化为各种文创产品实现设计、赋能。汉字可以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品牌,甚至是城市的各个产业结合在一起,为传统文化留下更多发展空间。同时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应当从书法的内涵、形式、材料、场景角度做好书体的挖掘、整理,建立数据库,为下一步实现各种各样的创意延伸打下基础。 单威谈到,艺术是沟通人类心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实际也是一种目的。时代在进步,突出表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好生活就包括了对文化的欣赏。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首先是经贸关系要形成共同规则,这种规则的基础是人类价值观趋于一致。最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共同体,还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是人类追求美、追求价值观一致的共同体。汉字艺术中一些质朴的感情,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李少君从诗性的角度指出徐里书法中的"技近乎道"。书法曼妙变成了一个"道",是"道"的自然散发,是本来的面目,也可以说这是中国艺术、中国文字的一个最高境界--人生的境界和天地的境界成为一体。汉字是象形字,象形字最重要的特点,本质是临摹万物,道法自然,与自然是一体的。书法就是对天地万物、我们所见一切的描述、描摹、临摹,我们看字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更远、更大、更高的内容与境界。

香象渡河,围绕传承与传播下功夫 魏广君引用"香象渡河"的典故来阐释书法中对力度收放的把握,他评价徐里的书法创作是"截流而过,更无疑滞"。他提到,下笔的功夫体现在字结构本身和字在象形的示意上,如果没有很好的把握力做不到这种自在、踏实和刚健。 马静荣从"一得阁"的历史发展谈到中华文化的赓续。他说,中国墨、中国字和中国文化互不分离,一得阁做了150多年的墨汁,制墨技艺一直传承到现在,做墨汁的师傅已经传承到第四代。这其中持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源远流长,不曾间断。 宋和平分享其感想时提到,生活不能没有艺术,民族需要优秀艺术家,绘画和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从展览的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充满激情,热爱生活。追求艺术,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用艺术为人民服务,这是文化自信最牢固的基础。

陈平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为立足点,突出了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不止于中国,更属于全球各国。

但是,如何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利用中国文化遗产的元素,展开中国的故事,是我们所有艺术、文化、教育工作者以及在场的新闻媒体所要扮演的角色。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包括书法在内的各种艺术载体,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通过文创设计实现当代文化的转型,让更多的人分享中国的故事。

田辉从内容传播的角度出发,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多维度的、立体化的中国,以全方位的方式推广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根据传播学原理,传播力度越大,接受率就越高,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艺创作者、新闻媒体、出版发行领域以及现在的多媒体、自媒体都要注重载体,扩大传播力度。利用文化艺术讲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好中国梦、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同时,据悉,从2022年8月6日至20日,“抱璞守真--中国文化荟萃雅集”展览将在一得阁美术馆同期举办。这次展览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先生的50幅书法作品为蓝本,并结合“每日一书”这一中国网原创栏目进行展览陈列。徐里的作品纯净、清逸、质朴,用他的笔墨表现了创作的“璞”与“真”,融合中东方美学的形象、趣味和精神。他特有的创作风格与深度,生动地叙述了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故事,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打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对话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