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注 择香云南

云南省普洱市2018年3月8日电

今年春节,备受国内咖啡爱好者喜爱的星巴克®云南咖啡豆限时回归,这抹艳丽的赤红与湖蓝,再度唤醒舌尖对云南的记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星巴克®云南咖啡豆不仅采用100%在国内种植的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其烘焙环节也完全在国内完成 --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赋予这款咖啡以“国内烘焙”的印记。至此,星巴克在国内咖啡产业上的价值贡献,迈进了关键的一步;“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国内旅程,收获全新的里程碑。

提起七彩云南,人们总会想起四季如春的温润和茶香阵阵。实际上,云南不仅有好茶,也是优质咖啡生长的肥沃土地,约占中国咖啡产量的95%。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市是云南咖啡的重要出产地,特有的昼夜温差为咖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气候。

咖啡豆在云南的种植农场开始最初十英尺的旅程。从播种出苗到挂出诱人浆果,需要咖农4-5年的精心照料。手工采摘的果子经过初步加工处理后,还需通过杯评师严格的品尝测试,层层考验后才有机会成为顾客口中的一缕醇香。

为了保障这至关重要的“最初十英尺”,将云南的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推向世界,星巴克于2012年在普洱建立了亚太地区的首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凭借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先地位,与云南咖啡种植农紧密合作,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咖啡种植、加工等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援,以可持续性的方式推进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

规范种植,C.A.F.E.Practices备受好评

帮助咖农规范种植,是星巴克从源头提升云南咖啡豆品质的策略。为此,星巴克将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 (C.A.F.E.Practices)引进了云南。规范要求咖农必须在产品质量、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这四个方面都达到要求,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认证,才能成为星巴克的供货商。

一开始,一系列复杂的认证条件和制度,让不少庄园主和咖农望而却步。“星巴克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说,他们质量要求很高。”普洱咖农李兵回忆道,为了成为星巴克的咖啡供应商,他必须通过C.A.F.E.Practices认证,这意味着不仅咖啡质量要更好,生产环境、用工环境也要提升,环保要达标,农用化学品使用要严格,每笔进出款项都要有凭证等等……“一开始要达到这些要求不太容易,但是(达到以后)效果也是实在的。”咖啡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如今,李兵已成为星巴克在普洱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保山咖农丁志海。作为当地第一批通过C.A.F.E.Practices认证的星巴克供应商,他对星巴克的严格要求有着不同的看法:供货抽检时,要经过充分采样、烘焙、啜尝品尝,连咖啡豆外观都要严格把关,令他大开眼界 --总之,星巴克咖啡采购六大标准几乎涵盖了衡量好咖啡的方方面面。

看到一些率先通过认证的庄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后,咖农们消除了疑虑,纷纷来到咖啡种植者中心,要求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获取认证。截至目前,通过C.A.F.E.Practices认证的云南咖啡农场已有1,678个,总种植面积超过16,000公顷,累计培训咖农近17,000人次。

先进管理,用心保障每个环节

星巴克对咖啡采购的标准虽然严格,但一旦入选,这些优质而珍贵的好咖啡和其种植者,会获得高于市场均价的优价,这就是星巴克率先推广的“优质优价”采购原则。由此,普洱咖农们开始为咖啡豆分级处理,挑选出优异的咖啡豆,而非“一锅端”,从而逐渐提高了咖啡豆的质量。

应用“高品质低价”原则的宣传,许多庄园主和咖啡种植者的收入也逐渐增多了。

在咖啡豆入库之前,必须经受专业杯测师的品尝。为了品质,每个杯测师在咖啡收获季节期间每天要品尝200杯咖啡;在高峰时期,每天需要品尝300杯。经过杯测品尝的优质咖啡豆将被送到工厂进行预处理。

在这个环节,星巴克使用先进的“看板管理”方法,通过标准化、精准化和专业化的方式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星巴克种植者支持中心总监佟亚伦回忆,在2012年初到达云南,咖农们还不认识我们,只有25名咖农参加了我们的第一次培训。五年多来,星巴克的农艺师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已使成千上万的咖农受益。咖农也将我们视为伙伴和朋友,并积极寻求支持和合作。

星巴克的农艺师们将试验更多先进的咖啡加工方法,与咖农分享成功经验,促进云南咖啡的高品质化。

从符合国际标准的C.A.F.E.Practices到鼓励高品质的“高品质低价”,从高要求的杯测评估到流水线的“看板管理”,咖啡豆的“最初十英尺”汇聚了许多各种背景的伙伴的努力和热心。今年,来自云南的高品质阿拉比卡咖啡豆已经在星巴克的上海烘焙坊完成烘焙,并发往各地门店,成为中国星巴克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完整的“从生豆到杯”的旅程。星巴克种植者支持中心将继续与当地咖农紧密合作,将云南星巴克的美好与更多咖啡爱好者分享。